城市内涝问题与广大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近日,东莞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陶谨率队走进“阳光热线”直播室。南都记者了解到易盛通,东莞市市区内涝整治三期工程(新开河系统)南侧分流工程计划今年底竣工。也就是说,市民关切的市区雍华庭、东纵路(君尚百货段)等易涝点的内涝问题有望在今年底得到有效解决。
莞城东纵路是东莞内涝整治的“痛点”。备受关注的东莞市市区内涝整治三期工程(新开河系统)南侧分流工程旨在解决包括东纵路在内的多个易涝点内涝问题。该项目于2023年11月15日开工,目前进度已达85%,计划今年底竣工。
“内涝整治项目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治理理念,科学有序推进易涝点整治。”在“阳光热线”直播室,东莞市水务局副局长梁健介绍称,市区内涝整治三期工程(新开河系统)南侧分流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汇水范围内东城大道、八达路、创业路南侧的雨水将被新建排水管涵截流,上述易涝点的内涝问题将得到根本性改善。也就是说,市民关切的市区澳南二马路口、雍华庭、东纵路(君尚百货段)等易涝点的内涝问题也将可得到有效解决。
接下来,项目将重点推进八达路-旗峰路路口、雍华庭路口及东城世博路口的围蔽施工。在完成两侧施工后,将对上述路口中间区域进行围蔽,施工期间将采用灯控环岛方式保障通行。广大市民可留意施工公告,合理规划出行线路。
此外,据统计,全市157个历史在册易涝点中易盛通,目前已完成整治153个。
【延伸】
东纵路内涝整治难
箱涵排水能力不足是最根本原因
整治多年,遇暴雨仍会内涝;莞城东纵路内涝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2023年6月23日起,南都连续推出多篇报道,聚焦莞城东纵路内涝问题,并提出“四问”(莞城东纵路 何时告别水浸? )。
2023年7月6日,东莞市水务局回应了南都“四问”。东莞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是通过现今东纵路及市桥河商业街位置的市桥河、东门河等河道排洪。但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城市发展,市桥河、东门河等均被覆盖成箱涵,原有的鱼塘、农田等天然滞蓄洪区被占用,人民公园、草塘等天然湖泊蓄水面积及蓄水能力也逐渐变小。
“箱涵的排水能力不足导致东纵路内涝,这是最根本的原因。”该负责人称,东纵路内涝整治存在多种难点。首先,该区域的总汇水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主要涉及东城和莞城,范围广。其次,这里是主要的商业区道路,施工对交通影响比较大。此外,工程投资额比较大,项目复杂,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等等。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易盛通
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