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至15日,委内瑞拉减贫与农村发展研修班来到广州市花都区,开启了一场深入学习农村发展建设经验的现场教学之旅。本次研修班由委内瑞拉外交部、公社和社会主义运动部、农业和土地部等官员组成,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汲取花都区在产业带动、文旅带动以及一二三产融合等方面的乡村振兴发展经验东程配资,为委内瑞拉的减贫与农村发展事业提供借鉴。
产业带动激活乡村发展引擎
在竹洞村,研修班学员们对该村在产业引擎驱动乡村振兴加速度方面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该村从历史上一个村舍老旧、卫生设施落后的偏远贫困村,发展成如今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专业村”“广东特色产业名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产业发展是该村百姓的致富密码。
作为全市首个拥有乡村CEO的村庄,竹洞村积极探索盆景种植、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为主体的多业态发展模式,通过成立强村公司,选聘乡贤担任职业经理人,统筹盘活村内资源,增强了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种产业带动模式,促进了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有效解决了农村空心化问题,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东程配资
文旅融合绘就乡村美丽画卷
“文旅融合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在马岭村、蓝田村、塱头村得到了生动体现。依托独特的山水林田湖自然资源,马岭村确立以“花卉+文旅”为特色的发展之路,打造集观赏、研学、休闲等为一体的都市农业文旅综合体,吸引了大批游客,让这个曾经的“空心村”变成了“网红村”。
蓝田村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村民受益”的方式,打造大湾区康养旅居生活文化综合体——蓝田紫林・童心小镇,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协同发展,镇村实现了“土地增值、村民增收、集体增效”三增共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塱头村将村集体闲置土地、物业收集租赁,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发展“吃住游”一体化产业。通过与唯品会合作,打造了春阳台这一多功能艺术文化中心,不仅实现了古村落资源的有效活化利用,还入选了国内外多个典型案例名单,吸引了大量游客,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活力。研修班学员们深刻体会到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对该村将文化、乡村旅游资源充分结合并成功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做法表示赞赏。
东程配资
三产融合打造全产业链模式
在锦华食品的生产基地,研修班成员实地考察了从农产品初加工到终端产品研发的全流程。锦华食品以“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融合模式,构建了“种植基地标准化、加工生产智能化、销售渠道多元化”的产业生态,让国际友人直观感受到科技赋能农业的实践成效。在交流环节中,委内瑞拉研修班学员表现出浓厚兴趣,就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民培训、利益联结机制等问题与企业代表深入探讨。
绿能引领,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在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研修班学员们感受到了“绿能谷照亮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强劲力量。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新能源产业的代表企业,高景太阳能公司致力于太阳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现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公司如何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优势,将太阳能光伏技术与乡村建设相结合,打造出集清洁能源生产、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如通过在乡村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不仅为当地提供了绿色电力,还利用光伏板下的空间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实现了“一地多用”,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中国在农村绿能发展方面的经验非常宝贵,这种将新能源与乡村发展相结合的模式为委内瑞拉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借鉴。”委内瑞拉减贫与农村发展研修班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花都之行,研修班学员们纷纷表示,花都区的成功经验为委内瑞拉在减贫与农村发展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他们将结合委内瑞拉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和推广,助力委内瑞拉的减贫与农村发展事业取得更好的成效。同时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加强中委两国在减贫与农村发展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
来源:花都区农业农村局
通讯员:冼国柱
编辑:黄柱东程配资
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